目前分類:敗家日記 (46)
- Feb 19 Mon 2024 12:16
用75%防疫酒精去除3c、藍牙耳機上面的皮革漆
- Nov 01 Wed 2023 17:57
那就鎖上螺絲吧!! F鍵定位凸點被磨平的時候
我自己鍵盤的損壞速度還蠻快的,所以一段時間我就會把薄膜鍵給換掉(固定是半年多,鍵盤就不回彈了),我也使用過德國Cherry鍵盤,不過full size 100%的104鍵,要在鍵盤區跟滑鼠之間切換,真的很累,但是我又是個沒有numpad會活不下去的人,用過幾把我認為很雷的60鍵無上下左右HHKB鍵盤、跟有方向鍵的68鍵也還是受不了,我跳過70鍵的TKL、因為左岸剛好推出了平價的F98 TKL,多元的鍵帽選擇,但是老問題之一就是,長期盲打的小弟我,很快就把定位鍵的凸點給磨掉了,
- Aug 20 Sun 2023 08:38
如何更改iPhone的『最佳化充電』時間
對於5AM CLUB來說真的還蠻困擾的,因為我5點起來電池也才充79%
我就算假日7點也89%,我如果硬要拔充電線出門運動幹麼的,只開Nike+ 大概3點就剩16%,妥妥的低電量模式,下午5點就3%,然後就自動關機了,然後我也只能擺著讓聰明的Apple哪天想到讓那些晚起的程序員跟早起的程序員替換,然後突然發現...
啊,好像有一批5AM起床的用戶不知道為何 5PM就離線了?就中離退出戰場了,然後再去大數據分析,原來... 這些人被這個最佳化充電給折騰了
- Aug 08 Tue 2023 08:08
從視覺神經上去補充用什麼樣的解析度螢幕會比較適合
這篇我目前也沒有研究方向,只是先把目前想得到的項目,建立子項目,我想到為什麼有時候螢幕有得時候看得清楚、有的時候看不清楚,
以Full HD 1920*1080p顯示100%比例字體 | ![]() |
以4k螢幕上放大成175%比例的字體 |
|
但是我也看不出個所以然,所以用暴力數格子的方式,得出如果4k屏跟HD屏一樣使用100%比例字體,在LINE上面都是25x25格,如果放大到175%的話會達到38格像素點,也就是多用了約+13點+52% 所以得到約是152%的概念,可能我擷取的部分還是有落差了,
- May 21 Sun 2023 14:07
i7/RX6600電腦跑霍格華茲的傳承,同場加印i5/GTX1050還是可以跑,但只能打打小怪
霍格華茲出來很久了,雖然我電腦是要跑看盤軟體用的,不過還是抱有想玩看看的心態,所以猶豫是不是要往上加到i7
目前手上有在運作的電腦
2010 | 2020 筆電 | 2021店裡桌機 | 2023桌機 | |
CPU | i5 | i5-10500U | i5-10400 | i7-13700 |
顯示卡 | 微星V220 1g | MX250 | GTX1050 | RX6600 8G |
備考 | *註1 | *註2 | *註3 | *註4 |
備考:
- May 01 Mon 2023 18:27
Windows 10開機4k電視解析度掉到剩1080p 解析度
手賤去更新了顯示驅動: Acer Display,先說結論,HDMI那一孔基本每次都要開機重插了、DP不受影像
原先螢幕硬件的規格如下:
裝置 | 規格 | 更新過acer 驅動之後 | |
AMD RX6600 | 4K/144Hz | ||
1 | LG 24 | 4K/60Hz | 4K/60Hz |
2 | 東元TL43U12TRE | 4K/30Hz | 4K/60Hz |
3 | acer R241Y | 1080p/60Hz | 1080p/59.940Hz |
- Apr 11 Tue 2023 14:04
解決Snipaste要按F1鍵被Chrome占用
有在使用 Snipaste 這個生產力工具的大大,對於按下「F1」卻跑出Google Chrome真的會超不爽的,以下簡單一頁解決:
- 開啟Snipaste,點「停用快速鍵」、
- 再點「開啟快速鍵」,就可以了,如果叫不出Snipaste截圖,那就
- 一樣螢幕右下角常駐工具列Snipaste 右鍵「偏好設定」,
- 選擇「控制」分頁 > 「全域快速鍵」,按 ⊗ 取消掉 F1鍵,
- 再按一次F1鍵,關掉Snipaste視窗就搞定了
- Feb 14 Tue 2023 23:31
海盜船 Crorsair HS55 wireless(無線三模)耳機開箱
因為看過CHEAP的業配介紹海盜船 Crorsair HS80,所以順過去看海盜船全系列,看來看去想說HS70跟HS80之間選擇,最後是買了 HS55,因為HS55可以配對1pc + 2device,所以可以電腦用 SLIPSTREAM 接收器跟平板藍芽去自動切換,我靠哪個近就用哪個,然後....Slipstream 就掛了,還用一個月多幾天而已,官網也找不到販售單品還是送修的門路,整個就.... 搞毛啊(虧我這個月給它極高的評價)(讓它slipstream休息不到一周,它的接收器又自己突然會開始閃燈、恢復工作了)
- Jan 27 Fri 2023 19:39
時間管理工作者的4K螢幕選購指南 2023年
我本想著上一篇 4k螢幕迷思:2022篇 ,把我對4k的使用做一個總心得,想說我這段時間都不需要去搞什麼4K螢幕的續作了,因為所有對於4K螢幕的使用場景、實際應用我差不多都跑過一遍了,也玩大(43")玩小(24")了,正當我覺得功德圓滿,2023年初翻車,因為我把我的筆電拿去接65" 8K螢幕,真是輸麻了
好在我筆電推得很辛苦,拿60Hz想讓144Hz的8K螢幕跑全特效,呷屎,在當下我測試完所有參數後,小老闆就把資料放檔案,就剛剛.. 想到一個折衷的辦法,由於每個人都是由小螢幕換到大螢幕,那如果從
- Jan 14 Sat 2023 23:15
居易 DrayTek G1080單線複連準備
其實不管做不做單線複連,我還是想要讓樓上樓下都有有線交換機做數據確保,正好看到弱電通的VLAN打通18層地域特集,鳳山禾順弱電通的陳國世大大教科書級別的解說,讓我有不同的思路,於是就搞了一台居易G1080 VLAN網路交換器來做對連,
前提,老房子的管線都不是很足,還好我家有電線、還有對講機的管線道可以用,但是去年拉CAT6悲劇了,只拉一條CAT5e,經過精算最長的那條大概22米,所以跑1000Mbps是沒問題,但是沒一次拉成Cat6來個基操1000M、爽上10Gbps,
最後再看一眼我小烏龜入內的拓墣:小烏龜>mesh母機>Asus G0540 (Asus G0540是當作我室內推至全屋的火車頭)
- Jan 03 Tue 2023 23:20
D-Link x1870 mesh拆修
我覺得D-Link的mesh機大概是目前用過最方便的,不管是設定還是除錯還有效能都還蠻好的(也是最昂貴的),一個setting滿屋跑都是抓得到訊號,至於mesh系統的優點大概就是,當你需要養一套智能家居的時候,等於你養一套homekit之外,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就是一個很穩固的wifi網路系統,一般如果用的是android機,開熱點給一台無線AP去處理家裡的homekit是沒問題的,至於你離家家裡的電器基本就是死機了沒話說,不過如果家裡本身有固網的還死機的,這種事情當然是不OK的,本來要開箱,後來拖著拖著,變成是突然mesh中風了一樣,『網路掛了!?』早上05:00就斷掉了,一開始也沒怎麼發現,因為iPhone會很智慧的切換4G網路,可是我其他設備就是吃wifi˙啊,開機開平板才發現:平板離線、電腦離線,真的會很受不了,至於徹底的解決方案有幾個,起床手動去開/關mesh子機的電源是治標、設定排程重開機治本,兩個合在一起變標本,所以我當然還是傾向去維修。
手頭上這棵D-Link x1870 mesh就壞得比較嚴重,因為另外一組Asus XD4 mesh只有其中一台mesh子機會有早上中風的毛病(只是D-Link跟Asus XD4都幾乎是同時期壞的),但是這顆D-Link x1870就嚴重了,母機機器掛點、子機則是變壓器掛點(因為子機放在頂樓,可是不知道為何,頂樓的壓降導致電壓不夠,只有106-108V),我之前買了一顆GaN氮化鎵65W就遇過,能充筆電就不能充手機、能充手機就不能充電腦的問題,原本以為是65w的同相供電問題,後來發現如果屋子的鴨升不夠,也是會這樣,變成輪流供電、而且一般是想說無所謂,可是筆電會切換電池供電跟市電供電的時候,螢幕就會忽明忽暗,我眼睛根本受不了幾分鐘,就算電器沒壞,眼睛也先壞了。
總之現在要緊的是如何修這顆D-Link x1870,看到這很不妙的紅燈心裡真的會噴髒話
- Dec 09 Fri 2022 11:19
小米智慧燈 沒Homekit的辦法 (2022)
買小米燈泡很久了,終於可以跟iPhone連動、也可以跟google assistant連動(這不是廢話?但我原本不知道咩..)
一開始完全不知道怎麼用,因為我最開始入手的是米家的攝影機,原本就沒打算連雲端,我從一代(陸板-放店裡)、二代(台版,監看狗窩)、三代(2k-放店裡,因為第1顆用了快6-7年也壞了) ,小米燈泡也只是加減玩的,然後我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,那就是我家裡根本就沒有為了智慧燈炮、智慧家具多設燈座的獨立線組(你得要多搞一組開關、多一個吸頂燈座,反正我就是不想多搞一組檯燈在那裏踢來踢去給路)
所以那顆燈我就這麼擺了好幾年(試電過一次就躺在我家放燈泡、燈管備品的儲物架裡,我反倒覺得廠商出4尺的智慧燈管很有搞頭,但是只有一家Dr.Light有出T5規格的可變色燈管,談不上跟智慧apple home、google assistant有關,因為根本不受控制),今年因為follow到高雄三民的Apple Fans、以及打鐵叔講到EVVR 支援home kit的免中性線,開關、燈具對接的控制器,我才覺得時機成叔了,開始研究,然後翻到Apple Fans之前改造Home kit的各種踩雷沿革,簡單來說,以南部來講,大多數都是老房子、4樓透天,我們不可能一樓一樓裝home pod,而不管裝不裝home pod,你的家用設備全部都是要經wifi連到internet的,所以你如果是吃手機wifi的話,基本是連不上每支燈泡的,這也是我為什麼寧媛犧牲手機網速,也一定要讓家裡有最低限度的固網,因為即使是最最最Low的網速,連線品質也都比用手機好太多了,第2的先決條件就是你家裡的拓婆要走AP模式(分區區網)、mesh(同網段讓mesh智慧交握)
- Oct 23 Sun 2022 17:44
4K螢幕迷思,1K、full HD、2K、4K螢幕全紀錄,自己在2022年的心得
費了好大的勁,花了很多摳摳,終於把螢幕一步步換上去4K螢幕了,
以下就大致分類一下(我自己要看的)
解析度 | 個人裝備 | ||
1 | 1k | 960×540 | |
2 | full HD | 1920×1080 | 10"、11"、14"筆電 |
3 | 2K | 2560×1440 | HQ 2K 24" |
4 | 2.5K | 2560×1600 | 小米平板5 |
5 | 4K | 3840×2160 | LG 24"58B、43"電視 |
6 | 8K | 7680×4320 |
以前讀書的時候XGA 1024×768解析度玩CS已經覺得自己是神了,隨著遊戲商跟軟體喪心病狂的狂堆一堆有的沒有的選單,不但是電腦跑不動,螢幕能顯示的侷限性也開始提高(但是吸收的資料量是差不多的,甚至還變少)2016針對2006到2016這10年間,有份報告解析"當時"的現代人用MB數去計算每個人平均閱讀的資料量從幾MB,突然演變到2-5GB計算到50GB、100GB的巨大差異之後(當時在討論蝙蝠俠藍光片不藍光片差在哪裡),研究人員發現這個意義已經不大,因為那個時候還有個資訊爆炸的名詞,所以研究人吸收知識的量用幾MB就可以反推大概一年要閱讀20-40篇萬字書的閱讀量,但是後來圖文並茂,把知識量灌水了,而閱讀量反而沒有增加,到近年的抖音化,人看到full HD、4k已經沒有什麼意義,因為人大腦已經代謝掉太多Glutamate谷氨酸鹽(大腦代謝物),以前所謂的看書看得很累,到現在是看廢片看得很累,結果是不能比較的,不過這並不是這篇自己的blog要記錄的題目。就好比標題提到2022,這之前也針VGA、DVI、HDMI換來換去的評測。(現在都還有同事去買個螢幕、顯示卡,哪怕主機板onboard個VGA接頭都覺得是落伍的象徵,但其實VGA本身就可以直接打到1920x1080@60Hz的訊號,以我個人的使用量,VGA跨度到full HD依然是輕輕鬆鬆)
- Sep 10 Sat 2022 17:03
華碩ASUS UX481FL 雙螢幕筆電的觸控螢幕不能觸控 (搞了一下午,還是沒解決)
- Apr 26 Tue 2022 17:39
小米靈感觸控筆入手
先說結論,建議買一枝 普通的觸控筆,假如你跟我一樣有這:手指頭快磨破皮的困擾.
單就小米靈感觸控筆來說:$1999含運,或是小米實體店買$1999並不貴,充電,磁吸,防誤觸都非常的直覺,缺點我個人是覺得沒有,
- Sep 14 Tue 2021 14:35
給中華電信RTF8207W小烏龜散熱的方面,疊1片散熱片收工
RTF8207W光纖機到手,除了: 1.設定PPPoE硬體撥號、2.關掉內建wifi(減少熱耗、延長壽命)、3.外接分享機(作為小烏龜打入室內段,後級打訊號給家裡用的火車頭、扛家裡的QoS頻寬分配)
- Aug 11 Wed 2021 13:26
$100導線架來整理電腦桌電線
這空間是臨時搬一個ikea層架隨意組裝起來,因為我希望我使用電腦時間不要太長,所以也只是隨意組組,主要是我需要外出時,筆電可以迅速拆著走,所以一切東西擺放完全靠自體重量固定而已。
原本我在ikea有找到還不錯的電線收納架SIGNUM,價格也不貴$499就可以搞定...全金屬也比較耐用,不過我這次組裝也不知道$$花下去會不會是白買的,所以就去蝦皮找個廉價版的,我看到這款便宜到很兩光,看材質是塑膠,實體店面在鳳山五甲二路494巷,不過我沒實際去過。
- Jul 26 Mon 2021 19:48
安裝只有迅速的USB外接顯示卡j5create JUA354,USB 3.0轉 4k HDMI
被前面2支無線投影的HDMI電視棒搞到我還是只能把他們都收進盒子裡用,又買了第3支電視棒外接顯示卡,這在我以前是逼不得已才在使用的東西,光是上網爬商城都只有可憐的2選1,由於怕被雷到,於是我買了比較便宜的那個J5 create ,東西到手後,嘟上我的UX481左側的USB 3.0 Gen2的插孔(右側是USB 3.0 Gen1,而且已經標榜不支援影音輸出)
- Jul 17 Sat 2021 13:53
華碩ASUS XD4 (XD4R) 非常值得單獨一篇罵的 雷mesh
我家裡的拓墣網路基本上是設定好了,這次用上的是ZenWifi系列的XD4R,我用上了XD4 3入裝跟XD4 1入裝(網域代號ASUS_50),
至於為什麼要搞到買2次,這點我會解釋
首先因應WFH,我在買mesh機的時候已經一片缺貨,之前有買過D-Link covr-x1870,簡單易設定,用RJ-45連筆電把兩台wifi的SSID都設一樣,x1870就很自然地幫你設好mesh了..以上,結案。
- Jun 13 Sun 2021 22:13
給自己家抽換網路線太胖的cat6
先說結論,最後還是只能先用cat5e擋個幾年
拖了好久,我還是給我老家辦了最低等級的光世代16M/3M,換算下來剛好是夠1-2人看看youtube,重點是固網看盤也比較不會斷線。
原本是想要辦給我媽媽用的,但是我基本上是尊重我媽的想法,她想連網路LINE LINE LINE,可是又不想花錢升級到最低階的1M 3M 12M的長輩吃到飽,因為我爸不同意,所以我只要跟我媽都在家,我就會開網路熱點給她去LINE LINE LINE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