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本想著上一篇 4k螢幕迷思:2022篇 ,把我對4k的使用做一個總心得,想說我這段時間都不需要去搞什麼4K螢幕的續作了,因為所有對於4K螢幕的使用場景、實際應用我差不多都跑過一遍了,也玩大(43")玩小(24")了,正當我覺得功德圓滿,2023年初翻車,因為我把我的筆電拿去接65" 8K螢幕,真是輸麻了

S__8470544.jpg
好在我筆電推得很辛苦,拿60Hz想讓144Hz的8K螢幕跑全特效,呷屎,在當下我測試完所有參數後,小老闆就把資料放檔案,就剛剛.. 想到一個折衷的辦法,由於每個人都是由小螢幕換到大螢幕,那如果從

像我剛去順發3C靈魂拷問店員4K畫面看起來怎麼樣(因為現場都拿1080P的Demo跑在4K電視,說真的... 看得出來有鬼),其實比的就是誰家的HDR或是什麼SSC 、SSI光影補償或是幀數補償效率更好,一句話就是『不然你買回去試試就知道了』一旦講出這種話就是死句了,大概就是把妹被甩、交女朋友被綠、娶老婆跟人跑的人生與這個店員不遠了,就是這麼慘。

但我退一步想,因為我是用Full HD放大幾倍的概念去得到我43"這台4k電視的結論,那像是我使用24" 4K螢幕這種反人類操作呢?

  1. 你是工作使用
  2. 你是需要舒服的工作,而不是長時間眼睛痠在看

不適合的就是:你常搬家,那麼大尺寸4K螢幕,甚至連螢幕什麼的,都超級不適合你,你還是用筆電吧

1K = 1024

於是我想到,你能夠容忍的最小1920x1080電腦畫面的極限,你看得最舒服,然後把螢幕對角線尺寸 x 2倍,就是你的最佳4K螢幕選擇,像我以我個人可以接受1024x768在 11"範圍內的電腦操作,所以我可以接受很直觀的 x 2倍,約是22"就是我4k螢幕可以容忍的最小尺寸,然後我買不到22",但是我買到23.7"≒24",所以實際上24"螢幕對我來說就是最剛剛好的尺寸,

1920 x 1080 ≈1.5K

可是我考量到大多的同事們應該都是從1920 x 1080開始入手的吧,1080P就是大多數人使用的解析度,所以就要拿你可以容忍的最小HD尺寸,以我自己來說我不能忍受Full HD小23.7" ≒ 24",所以其實以Full HD使用者來說,23.7" x 2,我的4K螢幕是絕對不可以小於47"~48"的,於是乎,那台43"看起來就是有那麼一點怪怪的。
S__8470550.jpg

因為我給我爸使用的2K螢幕就是23.7",等於說原本的DPI比力是縮小、變擠的,我怎麼看怎麼怪,進而得出這個結論,

所以在搞不清楚我到底需不需要4K螢幕前,大家可以先到賣場找所有最小尺寸的螢幕,另外一個最接近的反人類測試法就是可以把你現在1920 x 1080的螢幕截圖send給手機,然後用手機觀看,正常畫面都會無法閱讀,像我iPhone6S的手機螢幕就只有4.7",一樣跑1920x1080沒錯吧? 事實上是跑1334×750,(所以更擠)但是正常你不放大畫面就根本看不清,你可以反覆縮放找一個你大概看得比較清楚的倍率、想到拿出來看一下,然後記下大概的倍率,有機會去大賣場的時候就刻意去找最小的17"、19"、 21"、 24"甚至去筆電區玩玩看,以我的瞳力 筆電區就算有本事裝19"都會被我skip掉,因為以上面的算法,我已經知道我至少要裝到46"以上的4K電視,而往後如果需要搞到8K電視,那就是23.7"x4=94.8"≈96",而市面上這個尺寸,妥妥就是買2台4k電視就夠了,還比較便宜,而且大多時候我又不看電視、不看電影的。
以上就是針對頂層多視窗使用者的採購指南(把你常用最舒適的1080P解析度的螢幕尺寸x 2作計算)
S__8470546.jpg

而普通消費者,還是建議你還不需要去使用

以上是部分參考成毛真《2040年の未来予測》這本書(2021/1/8),『每當一個新鮮事物、新事物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時候,人們首先表現反感、抵抗,就是說新事物出現的時候,人很難馬上接受,作者舉的例子就是100多年前照相機剛一出來的時候,大部分人就不接受照相機,覺得被照了相片就被攝取了靈魂,或者說一照相,自己的靈魂就被吸走了,人家就可以用這個照片來詛咒你、或幹什麼,特別害怕,還有電影剛一出來的時候大家也不接受,覺得這不是藝術,藝術必須是現場表演,但是現在大家是普騙接受了電影是藝術的,還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就是電腦剛一出來的時候,人人都想電腦這個東西沒有必要一人一台,因為這是用來計算,是用來作一些業務上工作的』『就說這些新的東西一出來的時候,大部分人還是不接受的,因為人怕改變、不想因為一什麼新的東西打擾自己現在的生活方式,所以對於一些新事物上來都是不接受,都是排斥,而作者認為所有排斥和反感這些新事物的人,必將進入敗者組,而那些能夠快速接受這些新事物的人就將進入勝者組,而就是人們一開始反對這些東西,就是反感新事物,但是這些事物普及了之後,人們就忘記了自己曾經反感過他,這就是變成敗者組的人,不知道他進入了敗者組的原因,他忘記了,』

老高說:『如果意識到下一次出現的時候你能夠主動去接受新事物,你馬上就進入了勝者組,都是在新事物出現的時候區分誰是在敗者組、誰是在勝者組,由於這些人忘記自己是如何進入敗者組,所以下次機會出現的時候,他們仍然還會反感、不接受,最終就是他永遠都不知道他自己為什麼在敗者組裡,為什麼比別人都慢一個節奏,所以以後即使機會不斷的出現,他們也無法意識到這些是機會。』

最近不知道不是google演算法的關係,我因為新電腦無法負荷我跑的報價軟體,就算有windows內建『圖形設定』強制由獨立顯示卡也沒用,他還是只吃CPU跟內顯UHD,於是我去原價屋配了張單,I7 + GTX3060(你沒看錯,文書機配到i7跟3060),我同事看到我配的單,傳給我 我們年初一起去欣亞單,結果跟我的一樣(就硬碟我其實只要有個500GB就完全夠我用了,他硬碟則是配1t+4t,

 

 

S__8470548.jpg

S__8470551.jpg

朋友說:『我覺得OLEDs(電視)壽命不佳、AMO LED容易烙印、
TN面板死白、IPS 60Hz沒有更換必要、144Hz選擇太少、
IPS容易漏光、VA曲面屏選擇更少、標配3ms實際7-14ms也不適合打FPS、
三星PLS就跟IPS差不多,Micro LED良率還不高、
Mini LED功耗比較省電,但是剛出技術不成熟沒有立即性的必要,
如果要看電影就應該選IPS、VA,要打FPS最好用144Hz TN、IPS,
要色彩廣域100% sRGB,色差小於3%不然(130% sRGB)會跑色偏..

我的OS


因為4K、8K解析度這種東西是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預見了,所以東西一出來,我馬上就願意去嘗試,等價格合宜,而且我也確定要如何去使用的場景就馬上去搞一台..(其實是2台,但後來發現2台太多了,就給我家裡人當電視了),而不需要等別人來跟我說,但是由別人去說服你就變成,你是被迫接受、被我安麗的、然後去接受,這樣是不ok,小老闆只能帶你知道怎麼去推算你去預先挑選你適合的螢幕,但普通人比較適合的時機是等到你看到合適、合視的螢幕,然後去試用過了,大家都換過一輪了,再決定要不要換就好,ok的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戰術柯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